工作室阮高峰博士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徐晓东教授合作研究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建设,并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09-08-01期发表了《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建设——以< 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为例》。 转载如下: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建设——以《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为例
阮高峰 1,2 徐晓东 2 (1.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2.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报告了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开展《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混介式教学的实践,介绍了基于Google Sites. Docs、微博客、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建设课程网站、设计信息流及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并就利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混介式学习的内容规划、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践建议。 【关键词】Web2.0;混介式学习;混聚;学习系统设计;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097(2009) 08—0021—05
一 问题提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与 应用进程之中。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普及、接入速度的提升, 以 Web2.0 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已越来越多地涉入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特别是被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年轻一代,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 PSP 等内置联网功能的计算终端,并利用电子邮件、文字信息(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在线聊天或诸如“魔兽世界”等 虚拟世界进行人际交互。可以说,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数字体验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轻一代对数字生存的倚重及其在虚拟生活中投入的大 量精力,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同时 也蕴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教育潜力。首先,越来越普及的联 网终端提供了传输和展示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极佳渠 道;其次,在适当的引导与自我管理之下,现有技术环境可 以很好地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除了以资源、技术等方 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以时间管理、 认知辅助等方式支持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终使个人学习 生态(Personal Learning Ecosystem)健康演进;第三,联网 终端及其应用系统变革了人类社会的通讯方式与互动结构, 学习者可以按任务、兴趣、人际等多种维度构建学习共同体 并进行交互。ICT 的这一特征,也与近十余年来关注建构性、 情境性、社会性的学习观不谋而合,可以说 ICT 已经为新学 习理论下开展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基于以上原因,教学设计者如何利用新兴的 ICT 特别是以 Web2.0 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泛在数字生活资源的教 育潜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资源发布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提升学习效果,成为 一个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所谓Web2.0,主要是指自大约2003 年兴起的,以 RSS(Atom/Jason)、Tag、Ajax 等技术为基础, 以 Blog、Wiki、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SNS)、社会书 签等应用为载体,以用户创建内容、注重集体智慧积聚和用户体验等为特征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形态。当前,对 Web2.0 的关注早已不再是技术领域的专利,实际上它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经济、生活、教育等诸多社会活动的运作方式,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 Web2.0 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理应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对新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 Web2.0 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占据了主要部分。部 分学者探析了 Web2.0 的技术特征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建议 Web2.0 技术应纳入 21 世纪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1]:研究者认 为 Web2.0 具有“可写”(Writable)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内容的创建,从而获得更深的学习体验[2];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能引导深入的人际互动,构建多维的、高内聚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此外,Web2.0 可以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学习生态(环境)[3]。基于 Web2.0 技术的教育实践也很普遍,研究者对 Blog[4][5][6]、Wiki[7]、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8]等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 尝试,以社会网络为例,仅在 SNS 站点 Ning 中,以 “Education”为主题的在线共同体就已达到 4995 个[9]。国内研究者对 Web2.0 教育应用的研究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同时包含“Web2.0”和“教 育”、“教学”或“学习”关键词的记录在短短三、四年间已经达到 235 条,就研究内容上,既有对 Web2.0 教育应用理论分析与探讨[10][11][12],同时相关的实践也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研究者除了将 Blog、Wiki、社会书签等 Web2.0 应用 作为开展英语、化学、文献检索[13][14][15]等课程的支持平台外,有的还将 Web2.0 应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16]。 c可见,以 Web2.0 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价值已 为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由于 Web2.0 这一概念框架本身技术 架构庞杂、应用形态多样、更新发展迅速等特点,加之相关 研究也缺乏明晰的范式与研究方法加以借鉴,因此对于这一 新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对新技术环境下有 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仍有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种 考虑,本文试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人类学习与认 知》课程进行的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互联网络服 务设计与开展混合式教学。本文介绍了以 Google Sites(协作 平台)为核心构建课程资源站点,并依赖 Google Groups(讨 论组)、微博客、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公共 Web2.0 应 用规划和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方式与方法。
二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规划与建设
1 课程概况
《人类学习与认知》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计 3 学分 48 学时,规划于本科第 4 学期开设。 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模块:1)学习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学习理论 流派;2)影响学习绩效的个体认知心理与群体认知因素;3) 当前 ICT 背景下进行学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一方面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前期有关“学习理论”的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技术支持学习”这一本专业重要研究领域的引领与指导。课程设计者希望借此促进学生搭建理论与技术的桥梁,提高个体和组织学习的效能,推进知识创新的组织方式、支持策略与激励机制应用,能以系统、整合的、生态观的方式开展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 ICT 支持下的人类学习活动。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划
依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研究者规划采用混合式教学 的方式。在课程站点设计上,研究者希望除基本的在线学习功能外,还为学生提供及时、多渠道的课程资源获取方式, 以使学生能以即时通讯、Web、E-mail、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 参与学习共同体交互,将学习融入学生日常数字生活,整合 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一体化的学习生态。 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研究者于 2008 年 12 月提前对 选修该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前期调研,内容包括学生对课 程内容的了解、已有的技术基础以及对课程的期待等。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只停留于对一些名词 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的了解,而对于理论的意义和整体脉络较为混乱;在技术方面,选修学生均自备电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约为 18 小时,每周平均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QQ 与社交网站校内网(http://www.xiaonei.com)超过 8 小时;同时学生对课程拟提供的多渠道、多维度的技术支持系统期待较高。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采取了以下策略开展本门课程教学。 (1)在资源提供方式上,使用公共互联网,基于 Google 协作平台和讨论组、微博客(选用“饭否”、“嘀咕”)、社会网络(选用“校内网”)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信息发布。 (2)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对各学习模块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终拟定的学习活动规 划如表 1 所示。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学期的学 习任务,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3)在教学组织与学习支持服务上,课程采用了本、硕 互动的组织方式,由预修过本课程的 4 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担任本课程的助教,通过面对面、电话及课程互联网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同时鉴于研究者先行研究[17]中已验证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互相支持与自我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兼职管理员制度, 吸纳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学习支持。
3 课程站点的设计与集成
课程站点作为混合式学习中在线学习部分的起点,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的技术基础,是课程资源信息、师生和教辅人员交互的中枢。根据本课程规划的功能需求与应用流程,研究者终选定Google Sites作为课程门户站点(http://sites.google.com/site/coglearning/, 图1),Sites 可以创建页面(Pages)、列表(Lists)、公告牌( Announcements )、文 件 夹(File Cabinets )和面板 (Dashboards)等 5 类 Web 对象,可以满足 Web 资源建设的主要功能;同时支持无限分级、文档附件、多人协作和版本管理等功能,便于开展基于 Web 的协作活动; Sites 还可以 Web 部件的方式混聚与利用 Google Docs 等外部应用和资源。 依据课程内容、先行调研并辅以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修正,课程站点终模块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南、新公告、教学日历、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每周电子报、课程讨论区等 9部分。
4 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
在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尤为重要。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主要依循三条思路,一是发挥学生者自我服务的意识与作用;二是注重学习群体的建设与学习氛围的营造;三是提供多源、泛在的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的讲,除了提供课程讨论组、教师及助教定期答疑等 常规支持服务形式之外,本课程还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征集部分学生承担学生兼职管理员,他们与研究生助教协同参与课程网站建设、讨论组释疑解惑等支持服务; 此外,管理员还负责维护一份称为“每周电子报”的在线杂志,用于收集全体学生每周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经验、心得、 作品以及分享的网络资源。采用这一方式的用意一是为了创建学习者共同体;二是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生成自主意识。此外,研究者组织优秀学员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探讨并分 享课程学习的经验,期望以模仿学习的方式,诱导其他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整合公共互联网技术,规划与构建 多源、立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出于引发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的偶发学习的考虑,研究者采用混聚方法设计实现了 以微博客为中介,面向学生即时通讯工具(如 QQ/MSN/Gtalk) 和社交网站(暂时支持校内网)的信息推送机制。首先是课程站点的更新信息自动通知管理员,并由管理员审核后通过邮件转发在讨论组(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coglearning) 发布,而讨论组的所有更新(包括师生创建的交流主题)均以 RSS 源的方式混聚自动更新课程微博客 (http://fanfou.com/coglearning 或http://www.digu.com/coglearning), 考虑到学生较多地使用社会网络,研究者同样利用微博客站点的插件将更新信息同步至至建于社交网站校内网的信息发布帐号(http://xiaonei.com/profile.do?id=230650652 )。这样,学生只需要注册相关的微博客服务或社交网站并将课程的信 息发布帐号加为好友,即可以及时地接收课程资源、师生交互等方面的新动态,在将自己的微博客与即时通讯软件绑定后,还能在QQ 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及时了解课程动态。另外,由于课程服务采用的 Google 讨论组具有邮件列表的功能,因此师生也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实现及时接收课程信息,并参与异步的讨论。本研究中课程信息资源的终流程如图 2 所示。
三 应用效果及讨论
1 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者依据学生到课注册率、学习活动成果、课程作业、课程考试以及研究者编订的调查问卷,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的评价。 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到课注册情况较好,两个平行班的平均到课率分别达到 93%和87%,当然由于研究设计上无法应用组间比较进行检验,这一数据无法证实与课程组织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就此数据大致可以判断,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持有认同感和欢迎的态度。从课程学习活动成果、课程论文及期末成绩的分析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除了对课程内容体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之外,对于课程讲授的相关技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技术的教育化应用意识也有所提高。 此外,研究者还采用自编订的问卷就这一课程组织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学习态度与学习意识改变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价。首先,研究者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分两轮向领域专家征求意见,同时结合对目的抽样样本进行的深度访谈,终编制成一份包括课外学习情况、课程内容掌握、技能掌握、技术教育应 用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四个维度共 25 题的自编问卷,经试测并修正后对 87名修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 82 份、有效率 94.3%;问卷信效度分析 Cronbach α=0.775、KMO=0.68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基于协作平台的,师生协作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基于微博客与即时通讯等方式提供及时课程更新信息通知、学生兼职管理员制度等课程组织形式具有较高认同度;另外,借助多源信息通知的技术机制来引发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也获得明显效果,学生借由这一方式引发的 课外自主学习达到 4.3 次/周和 3.1 小时/周之多,而学生在同时期修读的同类其他课程上,每周的自主学习活动则为1.7次和 1.2 小时,效果较为明显。用于调查学生对课程组织方式的 Likirt 5 点量表(1=完全不认同 5=非常认同),显示学生对这一课程组织方式的总体接受程度较高,如表 3 所示。 此外,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一课程组织方式调动了其对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有助于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对选修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采用李克特 5 点式量表,1= 完全没有效果、5=非常有效果)结果也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课程内容体系把握、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选择、设计与规划技术支持的意识与方法等方面有较佳的效果,如表 4 所示。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技 能与应用意识等方面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的预定目标。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这种新课程设计与组织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该研究对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情境 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
2 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1)要使这一较多融合了非正式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具 有实效,首先前提是学习者发挥主体意识,意识到学习是自身成长的自觉诉求。但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却缺乏这种对个人意义的追求,只是将课程学习视为任务,处于被动化。这影响了学生对课程设计思想的理解,并限制课程学习效果的拓展和深化。 (2)在设计本课程之初,研究者试图发挥多样的计算技术来帮助学习者学习,但在应用中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的技术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课程前半期在技术支持上的小足,限制了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力度,自至课程后半期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并建立以兼职管理员制度为核心的同伴互助机制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另一方而,山于互联网小是专门为教育而设计的,而课程是有着严密组织与逻辑结构的教育项目,当将其放置在公共互联网上时出现了诸多限制,特别是在任务分发与作品统一回收、多系统之间同步学习内容等方而也偶有捉襟见肘之感。 综上,研究者认为基于当前成熟的公共互联网应用模式与技术形态,采用混聚的方式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这一技术的应用所需的条件是学习的转型,在当前教育情境中势必存在较多阻力。研究者认为,在深入的实践中,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发其内在动机;其次,要结合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进行教育与引导;第三,有必要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以适当的比例将学生课外的学习活动及其相关成果纳入课程的评价体系之中;后,教学是一个涉及多种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因此需要考虑从各种行政的、文化的、情境的机制对其加以协同干预,特别是要重视学习群体的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同伴互助的群体氛围。 参考文献 [1] Greenhow. What Teacher Education Needs to Know about Web 2.0: Preparing New Teachers in the 21 st Century [J].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nual, 2007. [2] Edward.What Web 2.0 Can Teach Us about Learning[J].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Vo1.53, N0.28, 2007,(1). [3] Anderson etc. What is Web 2.0? Ideas, technolo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J].JISC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Watch, 2007. [4] Entlich. Blog Today, Gone Tomorrow? Preservation of Weblogs [DB/OL]. [5] Downes, Stephen. Educational Blogging[J]. EduCause Review, Vol. 39, no. 5, 2004. [6] Barsky. Introducing Web 2.0: weblogs and podcasting for health librarians[DB/OL]. [7] Foutain. Wiki Pedagogy.[DB/OL]. [8] Vickery&Vincent, Participative web and user-created content, OECD, 2007. [9] Ning, [10] 毛向辉. 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J]. 中国远程教 育, 2003,(2) .
[11] 张伟. Web2.0 及其教育应用展望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 [12] 邹景平等. 创造、集聚与辐射——关于 web2.0 与网络学 习环境的对话[J]. 中国远程教育, 2007,(9). [13] 阮高峰.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 e-learning 系统 设计、开发与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5. [14] 武艳. 基于 Web2.0 的远程英语教学初探[J]. 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5] 杨明秋. Web2.0 在文献检索课“5E”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情报科学, 2009,(1)
[16] 庄秀丽. WEB2.0技术学习的课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07,(9). [17] 阮高峰, 林叶郁. 同侪辅助学习模式及网络互助学习群 体构建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 [18] 阮高峰, 徐晓东. Mashup 混聚开发模式及其教学应用案 例[C]. 第十三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GCCCE2009)论文集. 台湾. 2009.5: 911-916.
Constructing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Public Internet Services: A Case Study RUAN Gao-feng1,2 XU Xiao-do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China;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reported a 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Human Cognition and Learning) which was built mainly on public and open internet services to publish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o provide various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case study, the author introduced how to plan, design, and implement a blended learning course using public internet services. Keywords: Web2.0; Blended Learning; Mashups; Learning Platform Designing; Learning Supporting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