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阮高峰博士受《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邀请,参与该杂志2015年第17期“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策划,并为该期刊物撰写卷首语。 转载如下:
有一个流传甚广以至于有点老套的类比,说的是假设存在时间隧道,100多年前的医生穿越到今天的手术室,他们很难想象得出这是在医院,而一位100多年前的教师置身于今天的教室,八成还推断得出那是在学校。
因为当代科技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对此进行验证,但环顾今天的学校,我们实际上也不难看出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教室中的一切相形之下还在延续着一样的师生授受,如果非要说什么变化,也许就是演示文稿将大多数老师从黑板板书中解放了出来。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证明了它在各个领域的变革力量,我们也应有理由对它的教育应用潜力抱有信心。要让信息技术扬起教育创新的风暴,教师无疑应该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过去数年间,我国也已经建立起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制度框架与实施体系。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希望借助在过去几年已经建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对全国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内容的全员专项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掀起教室、学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浪潮。 教育部在“提升工程”重视和推进力度上几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2013年底起至今教育部已经颁布有关工程部署的十余个文件;研制了专门指导工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测评方案;也借助各级教师培训项目提供了经费支持。
应当说,“提升工程”的实施与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实践与推进,正在形成我国教育史上最好的实施条件与外部环境。当然,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推进与深入而言,“提升工程”只会是起点,借助工程推进,营造应用氛围,给予中小学教师腾飞的翅膀,引燃创意的火花,方可星火燎原。 希望有一天我们再回看学校时,会看到教室里发生了像微信代替了书信、导航仪代替了地图、手机代替了钱包的变革,甚至于当老师们离开了信息技术像今天的人们失去WIFI信号一样总感觉生活缺了些什么一样。